歷經十年的討論與準備,收錄100種經典藥材的首批《古代經典名方目錄》在今年4月16日出爐。根據中藥局相關人士透露,第二批《經典名方目錄》也在制定中?!吨嗅t藥法》對經典名方的定義為,目前仍“廣泛應用、療效確切、具有明顯特色與優勢的清代及清代以前醫籍所記載的方劑”。當一種中藥列入經典名方后,藥廠采用該種藥材制劑時將有免檢的特權。但一直以來,人們對于這些經典藥材能否有驗證豁免權有著極大爭議,可謂是眾說紛紜。
在正方看來,確立中藥經典名方并不需要刻意追求“西藥式”的審核標準。首先這些藥材能成為經典,正因為它們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足夠的考驗,無需再次進行臨床試驗。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講師鄧勇認為,中醫與西醫是完全不同的體系,在檢驗標準上不能一概而論。其他許多受訪問的醫藥界人士也認為讓經典名方重復做臨床檢驗是“舍本逐末”。
除此之外,現代的中藥審核標準過于漫長繁瑣,將會影響對經典藥材的利用。對經典名方復方制劑簡化注冊審批,將有利于中藥產業發展。“這對古代經典名方在現代的應用,包括生產、銷售、上市,真是非常有利?!睆V東省中醫院新藥開發辦公室主任陳更新曾對此評論道。早在2008年1月8日,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發布的《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已指出,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且符合規定條件的中藥復方制劑,可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并直接申報生產。
在反方看來,若不使用現代化的技術進行驗證,只會讓許多不合格藥品堂堂正正地進入“經典名方”殿堂,利用“驗證豁免權”濫竽充數。曾有一位匿名學者對驗證豁免權評論道“CFDA(國家食藥監總局)為什么寧可放棄藥物安全,也要為這一類中藥開綠燈呢?藥物的療效和安全如何保證?” 出于安全考慮,中西醫師、針灸專家李永明博士建議傳統藥物免檢政策不應操之過急,緩步試行方為上策。
而且根據調查,現在市場上的中成藥有許多都沒有做過足夠的臨床實驗。曾任FDA生物統計評審專員的美國Brightech International公司副總裁汪永誠博士認為,中國傳統藥物缺乏完整的歷史實驗數據,需要按照嚴格標準進行更多的臨床實驗。雖然從1987年到今天陸續有1700個中藥保護品種做過臨床實驗,但在說明書中仍有許多關于副作用的項目寫著“不明確”,這不能不成為應當重視的問題。廣東省中醫院新藥開發辦公室主任陳更新雖然支持此類藥材的驗證豁免權,但也承認傳統醫學典籍在諸如毒理學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
可以說正反雙方分別從效率及質量兩種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正方認為免檢可以提高效率,反方認為不容樂觀的質量問題需居于首位。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短時間內同時確保兩者或許比較困難,但藥材的檢驗體制還是必不可少的。